根据2011年半年报显示,中国在美上市光伏企业已几乎集体陷入亏损。其中,尚德电力亏损2.6亿美元、赛维LDK亏损8800万美元、中电光伏亏损1700万美元、韩华新能源亏损1100万美元。受欧债危机影响国外需求锐减,国内太阳能工厂七成产能闲置,多晶硅电池片跌价60%,不断升级的贸易保护战,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光伏企业“一窝蜂”式的发展方式已经面临寒冬期。
中国光伏企业面临寒冬的最根本原因是盲目扩张带来的供需失衡。2008年以后,中国光伏企业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产能大跃进,吉瓦级的规划屡见不鲜。40GW的装机产能遇到欧债危机恶化导致的80%装机市场萎靡不振,直接后果就是市场无法消化严重过剩的产能。面对供需失衡,即使是前景光明的太阳能光伏产业,也无法避免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律。在光伏产业波浪式的前进过程中,经历着"缓慢-快速-爆炸式-平稳"的发展历程,相应的淘汰那些没有竞争力的产能,使光伏行业恢复供需平衡。
我国太阳能光伏市场启动较慢,过分依赖国外市场也是本次危机的重要原因。90%以上的太阳能光伏产品出口,对外依赖度太高,即使没有“双反”也应提高对国内光伏产能的消化能力。而国内市场的启动必须步入理性轨道,许多地区在规划光伏建设时更多是出于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目的,没有全盘考虑电网的接纳容限问题,加上当地电源结构和电力消化能力有限,导致了建成的光伏电站有力使不出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