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国家能源局官网公布了全国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在全国676个试点县(市、区)中,江苏共有59个试点县(市、区)入选。从入选数量来看,江苏位列全国第三,仅次于山东的77个以及河南的66个。根据方案纳入试点的地区将大力推广屋顶分布式光伏,借助光伏产业改善能源结构、助力振兴乡
9月份,国家能源局官网公布了全国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在全国676个试点县(市、区)中,江苏共有59个试点县(市、区)入选。从入选数量来看,江苏位列全国第三,仅次于山东的77个以及河南的66个。根据方案纳入试点的地区将大力推广屋顶分布式光伏,借助光伏产业改善能源结构、助力振兴乡村建设,促进地方区域率先达成“双碳”目标。
59县入选,屋顶光伏为何备受青睐
近日,记者来到连云港市灌南县百禄镇奥恒制衣厂,登上厂房屋顶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大片的深蓝色光伏发电板,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
“这是我们镇2017年光伏扶贫项目,在制衣厂屋顶上铺设了2600平方米光伏电板。”百禄镇副镇长魏建自豪地介绍:“发出电除供企业使用外,还可以并入电网卖钱,每年至少为镇里带来20万元收益。”
灌南县发改委副主任王泉说:“屋顶分布式光伏的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有着许多契合点。”在他看来分布式光伏并网后能提供较为稳定的收益,推动乡村发展,同时还能大幅提升乡村的电气化水平。“此外,分布式光伏在农村有很多的应用场景,包括屋顶、温室大棚的棚顶等,有利于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助力实现农业科技化。”
“我们公司的生产园区用电量很大,以前每个月电费要交3万多元。”位于常州市的畅达峰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瞿贤平说道,他告诉记者如何降低运行成本一直是他们头疼的问题,今年在安装屋顶光伏后这一问题得到显著改善。“自发自用电费省去不少钱,用不完的电还可以卖给供电局,情况好一个月能卖1万多元。”
他补充道,为进一步降低用电成本,公司还在为办公研发园区的屋顶铺光伏电板,“铺设面积7000平方米,预计10月底完成并网发电,到时总装机规模将达到620kw。”
“屋顶分布式光伏是环境友好型‘零碳电源’,项目单体虽小但可开发规模巨大,规模化发展后可以形成聚沙成塔的效应,有效扩大光伏装机规模,为实现碳达峰目标发挥重大作用。”省能源局新能源处有关人士分析,集中式新能源的开发受土地资源约束,而屋顶分布式光伏与建筑相结合,开发灵活、资源丰富、技术成熟,在各地具备大规模推广的基础,全部建成后有望缓解局部地区用电紧张等问题。“此外,分布式光伏紧邻负荷,能够实现就地就近消纳,还可以与电动汽车等可调节负荷资源互动,提升用能效率。”
事实上,对于江苏来说,整县推广分布式光伏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产业链齐全,知名企业云集,形成了“世界光伏看中国,中国光伏看江苏”的亮眼名片。
目前,江苏光伏装机超过1800万千瓦,占全省发电装机比例12%左右,其中,分布式光伏装机约为光伏总装机的一半。“‘十三五’以来,江苏分布式光伏发展迅猛,对应装机从2015年的120万千瓦增长至2020年的788万千瓦,增长5.56倍,‘十四五’发展空间仍然巨大。”省能源局新能源处列出的一组数据,足以展现光伏制造大省江苏的硬实力。此外,省能源局此前发布的《江苏省“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规划(征求意见稿》)中,为我省光伏发电发展也规划了“时间表”:到2025年底,全省光伏发电装机达将达2600万千瓦。其中,分布式与集中式光伏发电装机分别达到12GW、14GW。
标杆!看光伏开发的“江苏实践”
纵观江苏光伏产业发展,绕不开“因地制宜,创新探索”这组关键词。
以苏北地区入选本次国家级试点的连云港市赣榆区为例。当地政府结合本土渔业发达、水塘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出极具特色的“渔光互补“光伏电站。
赣榆区发改委副主任程德武向记者介绍,渔光互补项目是光伏发电与渔业养殖相结合,在水面上方架设光伏板阵列发电、下方水域发展金梭鱼等特种水产养殖,实现了“水下养鱼,水上发电”环保又实用。他解释说:“能入选国家级试点一方面是本地日照时间长光资源丰富,另一方面也因为我们有较丰富的光伏产业经验和基础。”
作者:李晞 陈澄 沈佳暄 来源:新华日报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