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怀进,海润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润光伏”)CEO,有“光伏教父”之称,先后创办了无锡尚德、南京中电光伏、晶澳太阳能以及海润光伏4家上市光伏企业,鲜少接受采访。杨怀进此次在江阴海润光伏总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被其员工形容为“破天荒”。记者8月22日一大早从上海赶至江阴,但直至下午一点,杨怀进才得空与记者坐下来聊一聊光伏业。
行业有点乱
2011年下半年开始,受欧洲光伏补贴下调、美欧“双反”等负面因素影响,国内光伏企业受到了不同程度影响,一些光伏巨头如尚德、赛维等也被“倒闭”等负面新闻缠身。
对于行业现状,杨怀进认为,是行业过去过度扩张甚至可以说是遭受极度蹂躏之后的必然结果。“过去卖方市场太过突出,所以大家盲目投资、有些银行盲目支持,有些地方政府盲目重复低水平建设,导致到处都是太阳能基地,一些投资者以所谓的新能源、做功德、环保为借口,趁机大赚特赚,这是一个极度盲目的情景,是在毁掉这个行业。”
谈及此,杨怀进坦言本人也是这一混乱局面的参与者,这种盲目投资以及迅猛扩张使得整个行业处在无序和不可持续的混乱状态之中,一直令他不安。
痛之切,爱之深。杨怀进对光伏亦满怀希望,“只有倒闭的企业,没有倒闭的行业。”
杨怀进认为,光伏业属于新能源行业,而不是简单的产品制造业,这意味着,最后不可能存在数百家企业共存的局面,最大可能是,未来几大电力企业变成行业的主导者。
给政府时间
杨怀进预计,此轮调整在两年内完成。对于企业来说,度过这个调整期最经受考验的便是资金和企业的造血措施。“融资方面,对于光伏业,目前很多商业银行不加区分地将眼睛闭起来,这是不对的。”杨怀进坦言,银行不应该一刀切,若在此刻对所有光伏企业停贷,将会毁掉中国整个光伏产业,也是对过去光伏行业对中国经济贡献的全盘否定。
“在国外,企业倒闭是完全市场化的。但在中国,政府对这块还是会有干预和调整。”杨怀进称。
目前被传濒临倒闭的尚德和赛维是陷入债务危机的典型。对当地政府来说,这些光伏巨头一直以来都是其形象代言人,如今这些代言人陷入庞大的债务危机之中,救与不救,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是一件头疼的事。
对此,杨怀进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反问。“有些企业已经病入膏肓,已经救不活,政府却投入大量的药物治疗,这是一种资源浪费。而对于仅仅是发烧生病,只需一点药就能康复的企业为什么不救呢?”
他预测,6个月后行业将会水落石出。“谁会倒闭我不知道,但至少会给政府一个思考时间,谁值得救,谁不值得救。”杨怀进说。
他建议政府建立考核体系,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各个要素诸如企业文化、研发能力、产品质量、成本优势、供应链、客户网络、财务状况等方面做考量,然后再做判断。
双反非理性
近期,光伏装机量占全球70%的欧盟或将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双反调查的消息无疑是给中国光伏业“伤口上撒盐”。根据程序,欧盟有45天的窗口期决定是否立案调查,目前还未有结果。但从目前的情况看,贸易战似乎已经渐露苗头。与此同时,中国也宣布对美韩等国的多晶硅进行“双反”调查,这被视为反制措施。
对此,杨怀进并不看好。他认为,不管是美国、欧洲的“双反”,还是中国对美国的“双反”,都是非理性盲目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政府采取双反的出发点是想保护企业,但这种措施必然导致推高产品成本上升,最终没有谁能真正保护得了本国企业。
杨怀进表示,此次“双反”同样也是提醒企业,产品的销售市场要尽量分散,不能集中在一个地方;其次,要考虑当地化生产的问题,虽然有些国家没有实行双反,但也有地方有产品需求。
涉足电站建设
海润光伏是杨怀进创建的第四家光伏上市公司。8月13日,在A股上市的海润光伏公布了2012年上半年营收报告,主营业务出现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等主要财务指标与去年同期相比均出现负增长。不过,与其他光伏上市公司相比其亏损并不大。
杨怀进表示,目前企业首先要做的是保生存、保现金流,对于海润也是如此,这需要一方面与银行多沟通,另一方面建立自己的融资平台。“海润是A股上市公司,是国内市值最大的光伏企业,是四大光伏企业市值的总和,在全球也仅次于First Solor。”杨怀进认为,在A股的融资能力是海润目前最大的优势,而融资方式是采取定向增发。
项目开发是企业利润的来源。杨怀进表示,“海润正在加强现有产品生产制造能力的同时将重心调整移到国内外项目开发上来,这个比例将逐步扩大。现在建电站是希望以后能卖掉,在海外希望卖给基金,在国内希望卖给基金或电力公司。如果将来现金充足的话公司还希望持有一些电站,项目能够带来稳定的现金流。”
长江证券评论称,海润积极涉足电站开发,以“建”促“销”为销售护航。截至目前,海润通过股权收购、全资投资或者合作投资等方式,投资光伏电站共计416.26MW,已有两家电站并网运营,初步实现收益约540万元。为了减少风险,杨怀进表示,海润会采取自身独立开发及与国内外合作伙伴合作的方式来开发国内外的光伏电站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