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各子行业的发展趋势
名词解释: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随着“低碳生活”口号的深入人心,新能源也被更多的人所熟悉和关注。
政策支持 新能源有了“文件保障”
新能源汽车:近日由国家工信部、科技部会同国内六大汽车集团企业共同参加的一个行业内部会议上,争论已久的新能源汽车路径问题终于获得了各方一致认可,国家部委领导以及企业负责人经研究决定,不再强调某一个技术领域重要,而是要从产业长远出发,包容各种观点,总体推进。
政策支持:国家工商总局日前发布名为《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若干意见》的文件,对投资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信息网络、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公司给与多项措施支持。
法律文件:2010年4月1日,《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开始正式实施,备受关注的“对可再生能源所发电力全额保障收购”将进入实质操作阶段。
新能源做为一个含义广阔的产业概念,包含风电、核电、太阳能等多个子行业。那么新能源各子行业的现状和前景如何呢?下面,我们就为大家分析一下新能源产业的三大主要子行业的发展形势。
形象工程? 风电行业在“疑惑”中跑步前进
现状及问题:风电产业快速发展使其各种问题逐步凸显出来,而在诸多问题中,并网滞后是各方利益博弈最突出的焦点。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在2009年年底就出现了风电外输遇困境的情况,这直接导致430万千瓦的清洁风电大面积弃风不能发电出力。
近年来,由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国内风电产业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风电装机容量连年翻倍增长、风电领域投资热潮迭起等,都是这一进程的具体表现,但另一方面,技术瓶颈无法突破导致成本高企、风电设备投资过于盲目、电网设备相对落后、风电并网技术规范的缺失等问题仍然困扰着风电产业。
两会中,工信部副部长苗圩在发言中,称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项目为形象工程。这一言论,引起各大媒体和业内人士的关注和讨论,当地官员对于这一“指责”也是诉说了自己的“满腹委屈”。但是不论究竟是否形象工程,这一观点的讨论都或多或少地说明了我国风电行业面临着结构调整的问题。
政策现状:工信部日前公布了《风电设备制造行业准入标准》(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风电机组生产企业必须具备生产单机容量2.5兆瓦及以上、年产量100万千瓦以上所必需的生产条件和全部生产配套设施。专家表示,应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各类标准,尽量避免企业“用脚投票”导致标准难落实,此外,不同部门制定的标准之间如何实现“无缝对接”,将成为标准落实面临的重要问题。
未来展望:未来国内风电市场将面临残酷的市场竞争,必将有大批企业被淘汰。风电企业应该积极突破自身的技术瓶颈,在风电机组、并网规范等方面,积极接受检测认证机构的检验,生产出来的电力质量才有可能解决稳定性差等问题。此外,风电配套设备核心技术国产化的怒发也必须不断推进,这样国产风电企业在和外资企业竞争中才能体现真正的竞争力。
产量居世界之最 太阳能产业核心技术仍待国产化
现状及问题:太阳能行业的成本下降,来自于技术进步和规模效应。光伏规模每扩大一倍,成本能够降低20%左右。未来三年,预计规模效应能够压缩30%左右的成本,另外,技术进步也能够压缩30%的成本。我们保守预计,2010年将达到500兆瓦,如果政策实施到位,预计将达到800兆瓦。
我国自上个世纪80年代光伏工业起步以来,太阳能电池成本持续下降,到2010年,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有望降至1元/千瓦时(KWh)左右,达到或接近常规发电成本。随着世界电子技术的突飞猛进,太阳能电池的产量逐年递增。
中国将是世界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国,这几乎占全球太阳能市场的40%,但是其国内市场的需求却极低,几乎不到其产量的1%。为了扭转这一局面,中国政府已经出台大量的太阳能政策,并且给投资商提供补贴和鼓励措施-所有这些,都是为了振兴其国内的太阳能市场。
太阳能的初衷是减少污染,但是一向被誉为清洁、绿色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近年来被戴上了“高污染”的帽子。国内许多新上马的一些多晶硅材料厂家在生产过程中释放出许多有毒有害的废气、废渣,污染了空气和土壤。这主要是因为国内企业引进的多是国外的落后设备和技术,做不到闭环式生产,加上一些企业为减少投资、降低成本,对工艺掐头去尾,“省”掉了污染物的回收、处理等环节,造成了对环境的危害。
政策走向:财政部与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在2009年3月联合推出一项国家补贴计划,用于推动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B.I.P.V.)的使用以及在农村和偏远地区安装屋顶太阳能系统。由于第一次太阳能补贴计划的成功效应,财政部在7月推出其第二次国家太阳能补贴计划,称之为“金太阳工程”,目的是通过这项计划在随后的2到3年推动500MW太阳能试验项目的开发。
未来展望:2010年设备市场预计仍是以多晶硅为主,而太阳能市场回温较半导体或面板市场来的慢,加上台系设备厂发展较晚,因此预期2010年的成长幅度不会太大,至下半年才会较有明显的贡献。同时,国内企业也要在技术上不断实现突破和进步,最大限度的实现国产化,而不是只寄望于引进国外技术。
发展快差距大 核电产业核心科研技术急待突破
现状及问题:与改革开放同步发展起来的我国核电工业,走过了一条从无到有,不断跨越的发展之路。我国现在可以称得上是核电大国,但核电大国不等于核电强国。我国目前的电源结构看,煤电的比例长期在75%左右,核电仅占1.9%,与全球核电占总发电量17%的比例相去甚远。
从目前发展趋势看,到2020年达到装机容量4000万千瓦的目标将提前5年实现。我国核电发展目标将会作出调整,到2020年有望达到7000万千瓦。如果实现这个目标,从规模上讲,我国核电有望在全球排名前三。
近年来,我国政府逐步加大了对核电研发的投入力度,核能企业和相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研发步伐明显加快。但是虽然我国的核电产业取得了快速的进步,但是无论是核电新技术的研发、核电主要设备的研制、核燃料技术的研发,还是乏燃料后处理技术、核电站的运行检修技术及保障服务水平等,我国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之所以存在这些差距,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的核电起步较晚、研发积累不够,同时也与在2005年之前我国发展核电的动力不足、资金投入不足有关。
政策走向:自2005年起,我国的核电政策由“适度发展”变为“积极发展”,核电发展迎来了又一个春天。特别是党中央、国务院把发展核电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举措,列入了大力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我国核电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未来展望:判断一个国家是不是核电强国,不是看这个国家的核电装机规模有多大,而是看这个国家是否掌握核电的关键核心技术,是否是某项核电技术的引领者。国内外的经验表明,在核电研发上不能分散兵力、单打独斗,更不能关起门来闭门造车,而必须发扬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传统,集中全国的优势力量,联合攻关。
来源:中国机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