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薄膜电池企业正经历来自多晶硅价格暴跌所带来的痛楚。本报获悉,包括尚德、新奥、赛维、汉能等在内多家企业的薄膜电池扩张计划因为技术和市场的因素受阻。
这些企业原本希望引进用硅更少、成本更低的薄膜技术来抵消多晶硅价格上涨所带来的成本压力,却未料源自2008年底的多晶硅价格暴跌让他们的投资陷入困境。
在国外,薄膜电池技术发电成本比晶硅电池成本低,但动辄数亿元投资却是晶硅电池的7~8倍。
前期投资巨大,加上国内的薄膜技术还不成熟,其竞争力不如晶硅电池,造成这些投资薄膜生产线的企业不敢妄动。“投(资)就会赔;不投,已引进的设备就只能耗着。”一位不愿具名的国内权威光伏专家称。
实际上,国外薄膜设备供应商提供给国内的生产线并不是最先进的设备。“往往要落后于国外技术十年水平,并且它们只输出设备,不输出技术和工艺。”上述专家说。
外资兜售
2008年上半年,多晶硅价格持续上涨。到9月份时,价格一度被炒到每公斤500。由于多晶硅的价格占到太阳能电池成本的70%,多晶硅价格高涨让晶硅电池生产商不堪成本重负,许多企业将目光转向成本更低的非晶硅薄膜电池技术。
非晶硅薄膜电池的一大优势就是制造成本较低。在国外,非晶硅的平均成本约为每千瓦时2美元,而晶体硅光伏电池平均为每千瓦时3美元-4美元。在中国,非晶硅薄膜的成本可降至近于每千瓦时1.3美元。
此时,国外薄膜电池设备制造商也开始了在中国兜售自己的薄膜电池设备。其中最为活跃的是美国应用材料公司和欧瑞康。
目前,包括尚德、新奥、赛维在内的数家企业使用的都是美国应用材料公司所提供的薄膜电池生产线;而所使用的薄膜生产线来自欧瑞康。
这些设备价格不菲。赛维内部人士说,设备公司同一条生产线兜售给不同公司的价格是不一样的。“价格都是保密的,一条70兆瓦的非晶硅薄膜电池生产线售价应在7亿~8亿元左右。”上述人士说。
以25兆瓦的非晶硅薄膜电池生产线为例,公开资料显示,其价格在3亿元~4亿元人民币之间,而25兆瓦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生产线的设备成本只有4000万元~5000万元。
缺陷背后
目前赛维和新奥所使用的都是美国应用材料公司所提供的双节非/微晶硅薄膜电池生产线。这条生产线除了赛维和新奥拥有之外,在国外只有德国国内拥有一条。
知情人士说,这条生产线在卖给中方的时候,并没有任何数据可以参考,而是在全球采购后组装而成。“在对设备进行调试的时候,应用材料公司派来的专家对生产线的熟悉程度还不如国内公司的专业人士熟悉。”知情人士说。
美国应用材料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生产设备和高科技技术服务企业,wjg在半导体生产设备领域独占鳌头。此前薄膜太阳能电池设备业务并非这家公司的主营业务,它是通过并购一家太阳能电池业务领域的公司而开始涉足光伏行业。
熟悉该设备人士称,美国应用材料公司的双节薄膜电池生产线拥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缺陷,即无法完成对透明导电膜(TCO)玻璃的任意尺寸切割,只能按照1/2、1/4、1/8的尺寸进行切割。而晶硅片的切割如今已经做到任意尺寸的切割。
“另外一个已经被证明了的缺陷是,这样的生产线所生产出来的产品经常出现废品,这也是让人比较头疼的一件事。”上述人士说。
该人士称,在国内兜售生产线的外国公司基本上都是专门的设备制造商,自身不涉足薄膜电池领域。
“国外公司卖给国内的很多设备跟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有10年的技术水平差距,它们把‘旧’设备卖出去后把资金继续投入研发新的技术。”该人士说,“而世界上最先进的薄膜电池生产企业一般都不向国内输出薄膜电池的工艺和技术。”
美国应用材料中国公司新事业拓展与市场开发部总监郭成则表示,该公司提供的薄膜电池设备一条生产线的生产能力可达100兆瓦,光电转换率达到10%。该公司销售事业部负责人陈斌(音)称,他们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他拒绝透露生产线的具体售价。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称,薄膜电池的建设周期比晶硅电池要长,而且这项技术还处于发展中。国内的薄膜电池缺乏核心技术,尤其是设备制造方面,不得不买国外的相关设备。
薄膜困境
多晶硅价格在经历过一轮暴涨暴跌后,目前的价格大概在每公斤50美元。这样的价格让多晶硅电池厂商的订单满满。
薄膜电池企业却因为价格不具备优势。孟宪淦说,由于硅材料的价格持续下降,薄膜电池的优势不太明显了,市场接受程度也不如晶硅电池。并且设备投资太大,投资回收年限太长。
此外,薄膜电池的光电转换率也不如晶硅电池。非/微硅薄膜电池的转换效率在6%—8%;而晶硅电池的转换效率在14%—19%。英利能源(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许洪建说,英利的“熊猫”系列单晶硅电池转换率达到18.4%。
“国内薄膜电池的成本大概在每瓦1.5元左右,现在有些已经投产的企业都在按照这个成本价卖产品,如果加上人工、税率等因素,实际上是在亏本做买卖。”知情人士说。
这或许也是国内一些薄膜生产线建设停滞不前的原因。
2008年2月,赛维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彭小锋成立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