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学派认为,企业的优势应来自于企业家的创新和管理,政府不应直接插手企业间的竞争,更不应帮助企业获得不公平的优势。
然而回顾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历程,无论是泡沫之前政府的偏向性政策,还是泡沫之后政府的国有化救赎,中国光伏企业和政府之间始终牵扯着不清不楚的关系,这确令西方人有理由对中国光伏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的成就感到怀疑。
但既然行已至此,如何尽快找到突围之路才是当下之重。
“光伏奇迹”背后
自金融危机之后,各国的改革或者复兴计划都将新能源作为重点对象,光伏业更是明星中的明星,各国都对自己的光伏企业寄予厚望。
然而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全球光伏组件供需严重失衡后,国际市场上光伏组件的价格迅速下滑,欧美本土光伏组件和电池企业利润越来越薄,直至很多企业亏损倒闭。这些倒闭或者濒临倒闭的欧美企业中,很多也都是被欧美国家领导人以及产业界寄予厚望的明星企业,如Solyndra、Evergreen、Qcell等。
全球光伏产能供需失衡的主要原因就是来自于中国的产能急剧增长。据估算,目前中国的组件产能接近40GW,而去年全球的光伏组件需求量不过24GW。
就在5年前,中国的光伏组件产能不过区区3GW,还不及目前尚德一家企业的产能,5年内,产能整整增长了13倍。
中国“光伏奇迹”的背后一直有着政府的影子,这也成为欧美市场监管者眼中,中国光伏行业的“原罪”。
在光伏最疯狂的时候,几乎每个省市的开发区都有光伏产业园,每个地方政府的招商团队都在想尽办法吸引光伏企业落户。政府不仅提供廉价贷款、廉价土地和电力,还帮助企业招工,建设基础设施,甚至还有地方政府赠送当地房产给光伏投资者。
在发展绿色经济大旗下,光伏企业不仅仅是地方政府眼中的纳税和就业大户,也关乎地方政府的脸面和政绩成就。在此背景下,各路资本蜂拥投身光伏,一大批光伏企业被政府和资本迅速“催肥”。
实际上,这种扶持性措施在中国这样的转型经济体中并不罕见,政府对于所谓战略性行业企业的重点帮扶屡见不鲜。
如果中国光伏企业的市场大部分在国内的话,这种所谓“原罪”恐怕根本没人会在意。但约90%的中国光伏组件出口到了欧美国家。中国廉价光伏组件的白热化价格肉搏,使欧美企业在本土市场上面临市场份额和利润率双下降的困境。
即使欧美光伏企业也有其自身问题,即使欧美国家对于当地光伏企业也有补贴和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