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光伏产业已成长为一个占全球光伏市场60% 以上、年增长率连续五年超过100%、产值约5000 亿元、利税100 亿元、直接就业人口50 万的产业,可谓“知名品牌绽放、产业链完整、配套产业齐全、综合技术水平世界领先”。
目前,我国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的年生产能力已经超过3000 万千瓦,己跟全球的实际需求差不多。
然而,国内光伏发电的应用市场却一直非常小,大量光伏产品只能出口。直至2007 年《 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和2008 年修改的《可再生能源法》颁布后,我国才开始培育国内光伏发电市场。
2011 年,中国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超过80% 出口国外,出口产值近358 亿美元。其中,欧洲市场占约60% 左右,价值超过200 亿美元。
产能的严重过剩,导致市场价格竞争十分激烈,自2011 年四季度以来,组件销售价格甚至开始低于制造成本。至今,中国光伏企业己全面陷入亏损,且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局。
在各国纷纷削减财政补贴的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自美国商务部作出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光伏电池和组件“双反”初裁后,欧盟也开始对中国出口到欧盟的光伏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
美国和欧盟的“双反”,无疑将对中国光伏业形成致命打击,其良好发展形势,很可能将在美欧贸易保护主义打击下陷于崩溃。
中国的能源结构和能源政策取向
在讨论中国光伏产业如何走出困境之前,我们必须了解中国的能源结构和能源政策政取向。
中国的能源结构:
2000 年至2010 年, 在中国的能源结构中,光伏发电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据国家能源局统计,2011 年中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2.2 GW,累计总装机容量3.093 GW(如表1 和下页图1 所示),仅占中国总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的0.2%左右。
表1、光伏发电年装机容量和累计发电装机容量( 单位:兆瓦M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