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七部委31日联合印发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出台这一指导意见有何政策考量,将对绿色产业和生态文明建设产生怎样的影响?如何看待中国在这一议题上的国际影响力?记者就此独家专访了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
原标题:增加绿色金融供给 助力经济绿色转型
来源:新华社
作者:姜琳
□ 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增加绿色金融供给,是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和发挥金融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用的重要举措;
□ 《指导意见》立足我国国情,借鉴国际经验,总结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成功实践,研究提出了很多创新性的融资工具和激励约束机制;
□ 绿色金融今年首次被纳入G20议程,并形成了G20绿色金融综合报告,明确列举了七条可选措施,为未来全球绿色金融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七部委31日联合印发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出台这一指导意见有何政策考量,将对绿色产业和生态文明建设产生怎样的影响?如何看待中国在这一议题上的国际影响力?记者就此独家专访了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
动员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绿色产业
问:制定《指导意见》的主要出发点和政策考量是什么?
陈雨露: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已经成为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对支持绿色产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金融需求持续扩大。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增加绿色金融供给,是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和发挥金融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用的重要举措。
出台这一《指导意见》,一是动员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到绿色产业,同时更有效地抑制污染性投资。实践表明,声誉效应可以激励绿色投资。一些绿色投资者,包括今年以来的我国绿色债券发行人,在追求商业回报的同时,也收获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重视“声誉”的、负责任的投资者正在增多。政策层面鼓励金融机构和企业开展绿色投融资,会得到积极响应。
二是政府在适当领域运用公共资金给予激励。许多绿色项目由于其正外部效应没有被完全内生化,收益率略低于市场水平,社会资本可能不愿介入。因此,有必要通过贴息、担保、再贷款、PPP模式等办法来降低其融资成本或提高其收益。同时,提升公共资金的使用效率,更好地发挥“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
三是推动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积极稳妥地加大金融创新力度。通过发展新的金融工具和服务手段,解决绿色投融资经常面临的期限错配、信息不对称、产品和分析工具缺失等问题。
作者:姜琳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dongyi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