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性仍是储能设备发展掣肘
“我们正在积极探索一条廉价储能的道路,既能大规模应用又具有经济性的储能设备,是未来储能行业发展的关键。”刘石表示。
近年来,我国现有的储能装置处于示范阶段,还未走上商业化道路。归根结底,是其经济性问题。根据中国电科院关于张北风光储输示范项目的测算,20兆瓦的储能电池的设计投入额就达到4亿元,如果我国现有风电装机全部配备储能设备则需要一次性投入2000亿元,这远远超过我国每年因弃风造成的近百亿元经济损失。
这种巨额投入,设备厂商显然无力承受。但随着新能源发电的不断加码,其并未放弃探索低成本储能设备发展道路。目前我国储能技术呈现多种路线。据不完全统计,储能根据不同领域需要已有10多种不同的技术路线。然而我国与储能相关的企业铅酸电池厂商、锂电池厂商、控制逆变厂商以及一些关键材料厂商相对较成熟,除此之外其他的储能设备厂商并没有形成规模。
中国电科院电工所所长来小康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要降低储能成本,则首先要破解储能电池的安全性、循环寿命等技术难题。这些技术的突破是储能实现产业化的前提。国内的电池企业大多从贴牌生产做起,即便储能规模上升也很难真正获益。要打开储能下游空间,需沿着高安全、长寿命、低成本的方向加大研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