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我们不能像德国那样弃核?

2014-08-22 10:39:01 太阳能发电网
  从欧洲整体环境看,德国所谓“弃核”实际上是虚幻的。再对比日本这样四面环海的岛国,弃核更加不现实,所以2014年日本政府通过的能源政策,将核电定位为“为能源供求结构稳定作出贡献的重要基荷电源”,为核电重启预留了空间。对中国而言,在发展可再生能源同时,决不能放缓核电的发展。   近10多年来,全世

  首先,从能源价格的角度来看,风电、光伏的发展给德国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仅2014年一年,德国对风电、光伏的补贴支出就需要约300亿欧元,如此高昂的补贴资金由消费者来承担(“可再生能源附加费”0.053欧元/千瓦时)。德国民用电费已经从2000年的0.14欧元/千瓦时升至2013年的0.29欧元/千瓦时。此外,由于按照电力市场规定任何时刻风电、光伏都要优先上网吸纳,而受到补贴的光伏、风电的可变成本是零,因而导致了电力市场平均成交价格大大降低,从2008年的平均0.095欧元/千瓦时降至2013年的平均0.037欧元/千瓦时。电力交易市场成交价格的低迷,使得德国主要电力企业利润大大缩水,2010年以来其股市价格跌去45%左右。

  第二,从能源安全的角度来看,由于风电、光伏属于间歇性的电源,其装机容量的大幅度增长挤压了燃气和抽水蓄能电厂的市场空间(燃气发电2013年比2012年下降21%,而2012年比2011年下降17.8%),却无法代替逐步关闭的核能电厂,因而能够连续运行满足基础负荷的燃煤电厂填补了核电的空缺。值得注意的是,美国页岩气革命以来多余的煤炭产能在国际市场寻找出路,煤价处于近年来较低的水平,加之欧洲碳交易市场价格低迷,煤电也是财务状况不佳的德国电力企业的首选。2013年德国煤炭消费为8100万吨标准油,而当年煤炭产量为4300多万吨标准油(比2003年下降了23%),煤炭对外依存度高达47%,高于2012年的43%。2013年德国核能发电量相当于2200万吨标准油,未来数年内均需煤电来替代,但由于国内煤炭产量逐步下降,德国煤炭对外依存度势必还要相应增长。

  第三,从温室气体排放的角度来看,德国在2011年以前二氧化碳排放是不断下降的。按照德国的减排承诺,德国应在2020年实现相对1990年减排40%。德国至2011年已经实现减排25%左右,需要在未来年份中每年实现减排2%左右才能实现减排承诺。然而,在2012年燃煤发电比2011年大幅增长16.8%的情况下,2013年德国煤电比2012年又增长了6.5%,达到总发电量的53%,煤电比例创1990年以来的历史新高。因此,德国二氧化碳排放的趋势自2012年起发生逆转,连续两年碳排放增长超过2%。如前所述,随着德国核电站的逐步关停,未来几年内煤电比例及相应的碳排放还会进一步提高,所以德国将难以实现其2020年减排40%的承诺。

  综上所述,德国以光伏、风电发展为标志的能源转型政策面临困窘:1)财务负担日益沉重;2)能源对外依存度增加;3)二氧化碳排放不降反升。也就是说,德国能源转型过程中出现的这些结果与发展可再生新能源的初衷背道而驰。德国在这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值得其他国家,尤其是正在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中国参考和借鉴。


作者:翟永平 来源:新浪 责任编辑:wutongyuf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