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寅 :中国光伏业基本面大逆转的三大信号

2014-08-26 14:43:15 太阳能发电网
最近,彭博新闻社报道,光伏产业正面临着迫在眉睫的全球性太阳能面板短缺,这将一举扭转全球产能过剩引发的长达两年的产业萎靡。此前,太阳能面板供给过剩导致价格持续走低,令太阳能发电与其他发电方式相比更具竞争力,并吸引投资者进入太阳能发电市场。并且彭博还援引著名市场研究公司I

  国内市场上半年也并不十分理想,今年上半年国内光伏装机市场环比下降明显,新增并网光伏装机量仅约3.3GW,其中分布式才1GW,远远低于今年14GW的装机目标。

  虽然数字都不容乐观,但之所以今年上半年光伏市场给人留下大逆转的印象,是因为两个原因:一个是市场因素,还有一个则是心理因素。首先,过去三年的光伏大萧条虽然让光伏人心有余悸,但也有好的一面,超饱和的市场竞争将很多企业暂时逼出了光伏市场,导致国内产业集中度大幅提升。上半年,我国前10家组件企业产量全行业占比近60%,前5家多晶硅企业占比超过80%。较高的产能集中度使供应方的议价权大幅提升,再加上全球需求的持续增长,因此出现了三年来首次全产业链的价格回暖。第二则是心理因素,中国的光伏行业在冬天煎熬了三年多,任何积极的信号都会被人过度解读。但其实国内很多光伏产能并没有彻底退出,只是处于冬眠中,光伏行业目前的价格回调,很有可能会唤醒国内那些处于蛰伏中的产能,并导致现有龙头企业新的大规模产能扩张,行业可能会再次陷入产能过剩-价格竞争的恶性循环,这并非健康的发展模式。

  依我来看,如若中国光伏业真的发生基本面大逆转,将会出现三大信号。

  一、 融资模式发生变化。光伏行业传统的以项目为主导的融资模式向着以现金流为主导的融资模式变化。类似YieldCo,REITs等重视运营现金流的电站融资模式占据融资主流。目前以项目为主导的融资模式迫使开发商投资电站时极度重视初置成本,却忽视了电站全寿命周期的成本和收益,这就导致开发商希望组件价格越低越好,至于电站和组件质量,则成为次要关注点。


作者: 来源:财新网 责任编辑:wutongyuf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