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网的盈利点在哪里?应用在什么场景下最有前景?

2018-04-10 23:08:37 太阳能发电网
为了解决分布式电源与大电网的融合问题,微电网的概念应运而生,微电网作为一个包含负荷和多种分布式电源的独立可控系统,可以灵活地在并网与孤岛模式间转换,从而大大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微电网系统中如有可能选择热电联产方式,将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并为拥有极敏感设备的终端用户提供高可靠性的电力供应。总之,微电网的经济性决

与主电网相比,微电网的经济性主要体现在:

1、热电供应联合优化

在一些国家,热电联产(CHP)系统只是部分用于发电。然而,CHP系统的主要目标是利用余热为用户供暖,并通过热电联合优化方式发电。对于集中式发电系统的经济性而言,绝不会将热能的利用作为主要目标。在此考虑使用CHP系统的主要原因在于它可以大幅降低碳排放并提高总体发电效率。通过CHP系统的使用,总体发电效率可以由传统火电技术的33%或联合循环燃气轮机(CCGT)的50%提高到80%以上。CHP是微电网经济性的核心,通过尽可能地减少发电机组和负荷间的热能传输损耗实现能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因此,基于CHP的发电机组应位于热负荷的场所附近。

2、供需联合优化

供需联合优化是微电网经济性第二个需要优先考虑的事项。传统的电力经济性需要延伸到微电网中。在主电网规模经济性中,负荷控制是在分析和规划阶段通过需求侧管理、减载、可中断的收费|合同等方式来解决。对于微电网而言,衡量此联合优化最重要的判断标准是任意时间点的自发电边际成本。在发电经济中不考虑投资成本回收、交叉补贴、非精确计量与计费。在主电网规模经济中,费用和环境方面的因素也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对微电网而言工序优化相对更容易实现,因为生产者与消费者属于同一决策人。

微电网是小规模的局域电网

局域电网可分为现代型和传统型两类。

现代型局域电网是能源革命的产物,它有两种形式:有源配电网和微电网。

能源革命将使大多数甚至全部存量和增量配电网变为有源配电网,在未来的配电网内,会出现众多分布式天然气、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电源,它们就地消纳,参与配电网内的供需平衡和交易,由配电网统一协调运行,因此,有源配电网实行一体化运营模式是必要的。微电网则是明确的、也是典型的由一个主体统一运营的局域电网,只不过规模小而已。

并网型微电网实际上也是一种小型增量配电网,它的主要特点除规模小、并网后可视为可中断系统外,最重要的它是实行一体化运营管理的市场主体。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印发的《推进并网型微电网建设试行办法》,微电网的运营机制(包括特许经营方式),为今后有源配电网的运营提供了一种可以借鉴,甚至基本可以复制的模式。

总结

从电力工业和政府监管机构的角度,可以看到微电网在整合电力用户附近小规模发电机组方面具有多种优势。以分布式发电现有的监管和经济框架为背景的微电网经济性分析指出,微电网可能在相当可观的能源需求方面具有多种经济效益。微电网的短期收益也有更多的可能性适用于长期发展。微电网可以直接促进其他节能减排措施的实施,减少家庭和办公用电需求,为社会带来更多效益。



作者:刘亚玲 来源:储能网 责任编辑:jianpin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