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转向

2011-06-09 12:16:31 太阳能发电网
风电增长趋于平缓,太阳能开始发力试图成为下一个投资热点,从设备到发电,从投资到政策,无不彰显着这种异动。
 路径选择多元化

  行业有序发展就要考虑好一些主要的发展路径。谨防出现风电行业买图纸以获取暴利的短视行为。

  两年前,当康达新能源公司副总经理周福云对记者讲其在内蒙古的槽式光热发电项目时,根本就没有想到光热发电会发展如此之快。如今,在各种新能源类的论坛上,都在讨论光热的发展前景。

  中海阳是转型最为迅速的一家新能源企业,2005年成立至今,形成了以大型太阳能光伏、光热电站系统集成为主业,光伏发电阵列及太阳能电站智能控制系统研发制造为配套的两级架构,就是李胜茂口中典型的电站和系统集成想对接的企业。

  一个月前,与中海阳董事长薛黎明交流时,他提出,从今年开始中海阳的重心将转向光热。并提前布局,在成都建设了一家聚光热发电镜场,预计今年底投产。到2015年,中海阳将实现光热和光伏一样的比重。

  盛之林更是大胆提出了一种新的设想,并已经开始实施,“我们做光伏和光热相结合的方式,光伏发电产生的余热做光热发电。目前国内还没有,我们跟国际上相关机构在共同研制。”

  薛黎明说:“光伏不能做大,大型的应用还要靠光热,光热可以增加效率。因此,光热发电会有更大的空间。”

  李胜茂也认为光伏和光热应该应用于不同的领域协同发展,比如光伏应该用于小型的、分布式的、一家一户的发电,甚至是楼宇里的薄膜电池类型。光热应该应用于大型电站。光热的成本比较低,装机容量越大,度电成本越低,可以实现规模化。而且,就固定资产投资而言,光热每千瓦投资在一万五千元左右,光伏每千瓦的固定资产投资则需要三万元。

  而且光热可以和火电等常规发电结合到一起,光热和火电的发电原理是一样的。发电比较稳定,不会像风电一样有间歇性。而且能很好的跟热电厂结合起来,做热电联产。白天用光热发电,晚上用火电。

  采访中,皇明太阳能副总经理张文鹏也对记者表示,以皇明为代表的热水器企业也在转型做光热发电。

  可见,与风电不同,太阳能的产业链更为复杂和多元化,要良性发展,就不仅仅局限在单一的质量问题上,光伏比风电面临的挑战将更多。

 

  


作者:张娜 来源:能源杂志 责任编辑:admin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