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回收箱:它的体积约1.2米x1米x1米,明显大于普通垃圾箱;黑色盖子和底座牢牢地扣住厚重的灰色外壳,给人一种结实耐用的感觉。之所以会做这样的设计,是因为箱子里要装的不是普通废弃物,而是重量大且易损坏的光伏组件。
今天,在德国、意大利、比利时、波兰等国家,这种光伏回收箱已在不少城市出现。工作人员会根据用户申请,四处收集破损的组件,装箱运至专用回收点。累积到一定数量后,再用卡车把箱子统一送至集中处理工厂。
运营上述工作的,是一家欧盟光伏废物回收组织。在回收箱侧面和卡车的车身,都会有一行醒目的黑色粗体字:PV CYCLE。
PV CYCLE的总部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分支机构已遍布欧洲多地,并在前年进入日本市场。虽然是非盈利机构,但PV CYCLE会按照市场份额,向光伏生产企业、销售企业、安装企业和进口企业收取一定费用,用于光伏组件的回收和处理,帮助这些企业以最小的投入,完成欧盟对废旧光伏组件处置的强制要求。
而本文开头描述的“分散收集+集中处理”,只是PV CYCLE的一种回收模式。这种模式主要针对小于40片组件的零散回收。当产生破损组件数量超过40片时,PV CYCLE会直接上门回收。
PV CYCLE成立于2007年,这是欧洲光伏大规模出现后的第10年。1998年,欧洲多个国家开始推出光伏发展计划,其中以德国的“十万屋顶计划”最为出名。无独有偶,中国也曾推出过一项促进光伏发电的计划——2009年,多部委联合推出“金太阳(24.500, 0.54, 2.25%)工程”,自此,国内的光伏行业获得了财政补助和科技支持,并开始实现产业化发展。
如果以时间计算,今年也正是金太阳示范工程推出后的第10年。那么,为什么红火的光伏行业却未能催生出类似PV CYCLE的组织?怎样的回收机制才适合中国的土壤?
高峰尚早,进场正好
事实上,与光伏生产、安装、运营和维护等红火的环节相比,回收环节在国内很少被人关注。因为行业有一个普遍的认识:国内光伏的回收周期尚未到来。
按照公认的技术标准,光伏组件有25年左右的生命周期。如果从2010年第一批金太阳工程的组件落地算起,今年,这批组件刚进入运行的第8年,距离回收仍有时日。
但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不少业内人士对光伏回收情况进行预测时,会把组件回收的高峰期提前10年,并非按通常规律在2035年出现,而是从2025年开始就可能会进入密集期,2030年左右将迎来处理高峰。
根据中科院电工所的预测,如果组件运营维护良好,到 2034 年国内光伏组件累计废弃量将达到近 60 吉瓦;而如果运维一般,届时累计废弃量将超过70 吉瓦。而70吉瓦,已经超过2017年光伏累积装机量的1/2。而美国能源信息署的分析数据显示,到2050年,中国光伏组件中或将有2/3需要提前退役。
既然产业周期很可能提前到来,回收准备就需要提早跟进。
传统光伏组件在退役之后,一般要经过五个处理环节:第一步是将组件拆卸下来并运输到处理机构;第二步进行拆解,取掉背板和电线;第三步将组件破碎,去掉最外面的钢化玻璃;第四步进行热解,这个步骤的主要目的是把EVA溶解;最后一步是萃取,把组件中最有价值的金属、硅料取出来。
这五个环节看似容易,但要顺利完成,仍然需要有企业敢于提前尝试,并摸索出靠谱的、可推广的技术路线。
对一个新兴产业而言,新技术和大市场就好像是鸡和蛋的关系:如果没有技术,市场基础再好也没有意义,而市场规模不够大的话,技术的好坏也很难检验出来。但凡新技术,难免经历被打磨、被替换、被改进,但一定要有一种初始技术先行问世,才能给更多技术的出现打下基础。
正如当下的光伏组件回收,尽管行业周期未至,市场规模尚小,但技术储备仍需从当下开始。在未来10年至15年间,应通过不断尝试,让相关技术竞争发展、优胜劣汰。只有如此,到组件大规模退役的时候,成熟的技术路线才能真正派上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