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的后半生:是时候考虑设备退役回收政策了

2018-07-18 06:31:54 太阳能发电网
风风光光的新能源还在“上半场”,退役设备的“后半生”已悄然来临。这一天已经越来越近。当我们讨论这一问题时,我们要讨论什么?这是一个怎样的话题?超前,还是紧迫?要商业利益,还是社会责任?应未雨绸缪,还是随遇而安?作为全球新能源发展最大的市场,我们更应妥善处理好其后半生。既要全盘考虑新能源的成本,尤其是退出成本,才
四轮驱动


政策制度、技术标准、社会责任、商业模式将合力推动新能源后半生发展方向。


关于新能源本质的反思,将决定其后半生走向的讨论。


远景能源副总经理王晓宇认为,新能源本质不是能源而是技术。与供需关系是决定传统化石能源价格的本质不同,新能源的本质是技术决定价格,其成本在历史上从来就没有过波动,而是一路下降。而且“谁都不敢说可再生能源的成本下限在哪里,因为谁都无法预测技术的潜力”。


技术进步将提供充足廉价的能源,这一点毋庸置疑。《BP技术展望》预测,到2050年,每年可获得的理论能源将达到4550亿吨油当量,相当于预期需求量的20倍多。现在的问题已不是“我们能获得足够的能源吗?”而是“我们想要什么样的能源?”


另一个有益的判断是,新能源的本质是灵活性。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廖宇认为,新能源的本质是灵活性。2017年6月7日,英国和德国的新能源发电占比分别达到了50%、75%。这样的高比例,在以前被认为是无法想象的。


新能源作为技术和灵活性的本质凸显无疑。在此背景下,基于传统化石能源的发展模式,包括后处理模式正在被打破,新能源供给从绝对短缺,到了绝对过剩、相对紧缺;新能源服务从关注种类,到关注组合、效率。这种碎片化能源系统的后处理,也需要一整套全新处理思路,其中的关键是将政策机制、技术标准、社会责任、商业模式通盘考虑,合力驱动后处理事业前行。


首先,监管部门要超前谋划,出台相关政策,明确规定在一般情况下收集处理废弃新能源设备的责任归于生产者,并建立成熟的回收监管体系。2014年初,欧盟报废电子电气设备(WEEE)指令将光伏组件纳入其中,规定报废的光伏组件和家用电器作为一类产品,当前和历史安装的都要强制回收处理。


其次,研发机构应针对具体领域,推出相关标准,进而引导不同企业形成具有自身优势的核心技术。目前,我国在动力电池、晶体硅等回收领域已有相应标准,风机领域尚属空白。


再次,制造企业要坚守社会责任,落实好生产者责任制度。研究结果表明,生产者责任延伸情景具有最佳的成本收益。一个可行的思路是参考废旧家电基金补贴方式,生产企业在生产相关产品时就要将补贴金额投入基金会,再由国家相关部门审核并发给专门的回收企业。


最后,鼓励专业后处理公司进行有益探索,以保证相关商业模式能有造血机能。在依赖规模支撑的基础上,应该鼓励企业创新不同模式。比如可以参照国外NGO的模式,通过会员制,让有能力的会员企业为有需求但没有能力的企业提供相关服务并由此获得经济效益。


从前半生看,新能源的应用在与时间赛跑,致力于逐步淘汰化石燃料,需要加快对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的技术研发、推广应用投入。


在后半生,新能源设备的资源化利用也在进行一场与心灵的赛跑,需统筹政府、企业和用户三方利益,发挥政策机制、技术标准、社会责任和商业模式的合力,共同推进、尽早布局,才能避免未来的尴尬。


对于新能源本质和未来,认识已清,方向已明,路径已定。


新能源发展,从重生轻死到生死齐一,需要思辨,更需要行动。


文章来源于《能源评论》杂志,史丹对本文亦有贡献



作者:王伟 来源:能源评论 责任编辑:jianpin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