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承办的主题为“中国:改革开放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3年会23日-25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
3月24日,以“中国:改革开放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主题的第14届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年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开幕。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朱之鑫回应了北京大学经济系教授张维迎关于产能过剩与腐败问题的犀利提问。
张维迎发问,近年国家在光伏行业上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但光伏业却处于严重危机中,领头企业无锡尚德面临破产。他质疑,光伏业的危机与政府的产业政策制定失败有关,并表示很多产业能力过剩是过去产业政策导致的结果,政府产业政策已经成为普遍的腐败和寻租的重要根源。
对于产业能力过剩是过去产业政策导致的说法,朱之鑫表示,产能和需求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看政策要看它的过程和结果,是不是所有的产能过剩都由于产业政策造成的值得商榷。
“一个时期供给的多,就需要有调整,而这个时候怎么样看供求的平衡,完全达到100%的平衡是一种理想主义,可能是我们原来最早的计划经济想法。按照现在来说,不同的产业有着不同的市场满足率。” 朱之鑫说。
朱之鑫认为,“不能看到产业政策存在某些问题就否定它,而应该看到它持续发展的作用。如果没有这个作用,我们怎么达到在世界五百多种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达到了世界第一。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政策,又怎么和国外的企业携手共进。我想在这一点上来说,还是有商榷的地方。”
而对于政府产业政策已经成为普遍的腐败和寻租的重要根源的质疑,朱之鑫认为,是不是所有产业政策中产生了大量腐败,也是值得商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