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能源发展一直致力于更好地惠及民生。从用得上能源——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全面解决,人均生活用电量从不足1千瓦时提升至约695千瓦时,到用上好能源——农网改造、油品质量升级等民生工程持续推进,再到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亲历者和受益者,普通老百姓的生动讲述,串起了能源发展的70年变迁以及释放的巨大民生福祉。
用上“阳光存折”
讲述人:刘青叶(64岁,山东淄博市沂源县下土门河北村村民)
过去哪想得到,屋顶装上“蓝板板”、晒晒太阳,就能有收入进口袋?
前两年我在外地打工手受重伤,家里一下没了收入来源,成为贫困户。那段时间,我天天犯愁。去年女儿听说光伏扶贫,贷款给家里安了一套原装户用光伏。只要有光照,这些“蓝板板”就能带来收入,国家还给咱补贴。
还别说,光伏扶贫真挺适合我们家这种情况。发出的电可以自用、剩余的卖给电网,每个月能带来五六百元的收益。现在技术也先进,女儿的手机安装了软件,能随时看到家里每天发多少电,如果哪里有异常还会自动“报警”,技术人员“上门看诊”。
我们算了算,投入安装的钱四五年就能回本,剩下还能用20年左右,收益全归咱!有了这个“阳光存折”,接下来养老是不用愁了,也能给孩子减轻负担,脱贫真有奔头。这不,邻居看着眼馋,也跃跃欲试。
太阳能不仅照亮了我们家的致富路,整个村也都受益哩。过去没有路灯,一到晚上黑漆漆的,出行不方便,村里人都待在家;几年前装上了太阳能路灯,晚上道路亮堂堂的,大家聚在一块散步聊天,别提多热闹了。相信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敞亮!
光伏发电回报稳定、可持续,不仅能助力清洁低碳发展,也成为精准扶贫的有效手段。采访中,天合光能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山东沂源县,大约有1200户家庭安装了户用光伏,平均每家每年能有六七千元的收入。“阳光红利”正在源源不断地释放。
在光照资源较好的贫困地区因地制宜开展光伏扶贫项目,既能增强贫困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和活力,又符合国家能源发展战略。截至2018年底,26个省份农网接入1930万千瓦光伏扶贫项目,惠及约260万贫困户。从一次“输血”到长效“造血”,“蓝板板”正成为“金罐罐”。
本报记者 丁怡婷 潘俊强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