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2024》”),向全社会发布2023年电力行业基本数据,这是中电联连续第19年发布该报告。《报告2024》显示,电力行业绿色转型呈加速发展态势。
新能源新增装机成新增绝对主体
2023年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占新增装机总容量的79.2%
根据《报告2024》,我国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规模、新能源新增装机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从发电量来看,截至2023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92224万千瓦,同比增长14.0%,增速同比提升6.0个百分点。在新能源发电装机快速带动下,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快速增长,合计发电量同比增加2801亿千瓦时,占全年总发电量增量的46.1%。
从装机规模来看,截至2023年底,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57541万千瓦,同比增长24.1%,占总装机容量比重首次突破50%,达到53.9%。并网风电和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合计突破10亿千瓦大关,2023年底达到10.5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比重为36%。我国风电装机连续14年位居全球第一,光伏发电装机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
从电源投资及新增装机来看,2023年,我国风电投资2753亿元,同比增长36.9%;太阳能发电投资完成4316亿元,同比增长50.7%。非化石能源发电投资同比增长39.2%,占电源投资比重达到89.2%。2023年,我国基建新增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合计30762万千瓦,同比增长96.2%,占新增发电装机总量的83.0%。2023年,我国新增并网风电装机7622千瓦,同比增长97.4%;新增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21753万千瓦,同比增长146.6%。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占新增装机总容量的比重达到79.2%。
中电联规划发展部主任张琳认为,为更好统筹电力供应保障与绿色转型,实现高水平电力供需协同,应建立考虑源、荷双端不确定性和系统调节能力的电力供需综合动态平衡模式,源网荷储全环节协同提升系统调节能力,有效防范化解高比例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下的电力安全供应新风险。
市场机制促进电力碳减排取得丰硕成果
单位发电量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37.1%
根据《报告2024》,电力行业扎实推进降碳减污工作。
全国碳市场(发电行业)自启动以来,第一个履约周期共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约45亿吨;第二个履约周期共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257家,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51亿吨。从可交易的二氧化碳排放规模看,我国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2023年,全国单位火电发电量二氧化碳排放约821克/千瓦时,同比降低0.4%,比2005年降低21.7%;单位发电量二氧化碳排放约540克/千瓦时,同比降低0.20%,比2005年降低37.1%。全国2257家火电企业参与碳排放权交易,2023年全年碳配额总成交量超过2.12亿吨,累计成交额超过144亿元。
全国碳市场运行期间,市场运行平稳有序,交易价格稳中有升;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带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绿色低碳发展,为降低减排成本提供更多渠道。
中电联规划发展部副主任张晶杰认为,总体看,经过全国碳市场(发电行业)三年来的运行和发展,全国碳市场基本框架初步建立,促进企业减排温室气体和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作用初步显现,有效发挥了碳定价功能。
绿电、绿证交易规模不断扩大
绿证交易累计成交量突破1亿张
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多个部门都在不断完善绿电、绿证相关制度,提升了绿电、绿证的应用场景,刺激了绿电、绿证的需求。
根据《报告2024》,我国新能源进入电力市场节奏进一步加快,全国新能源市场化交易电量6845亿千瓦时,占新能源总发电量的47.3%。绿电、绿证交易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截至2023年底,全国累计绿电交易电量954亿千瓦时,其中2023年绿电交易电量697亿千瓦时。绿证交易启动以来,累计成交量突破1亿张。
中电联规划发展部副主任韩放认为,我国绿电、绿证交易的快速增长除了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推动外,还主要受内生动力、外在压力的推动。未来,应建立多维价值的电力市场价格体系,通过绿证合理体现电能的绿色价值。持续完善绿电、绿证市场的相关机制,推动绿电交易常态化开展,推广分时段签约;引导绿电交易周期向长周期扩展,帮助用户获得长期稳定的绿电供应;同时,做好绿证核发全覆盖工作,努力提升绿证国际认可度。
作者:苏伟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责任编辑: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