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尚德电力,NYSE:STP)股价跌破1美元,与巅峰时期的90美元相去甚远。缘由是公司宣布“可能受全球太阳能基金(Global So-lar Fund,简称GSF)5.6亿欧元债券欺诈”。
这5.6亿欧元的债券,是被尚德电力拿来作为一份担保协议的反担保资产,贷款人为国开行。外界无从得知尚德电力是如何做到的“自己欺骗自己”,因为在GSF基金中,尚德电力和其董事长施正荣共持股90%。
一位同在美国上市的光伏企业人士对本报表示,这件事只有两种可能,要么当年的贷款是个骗局,要么现在的追查是个阴谋。因为要在美国上市公司诈骗并不容易,且代价极高。
这是尚德从被称为手中“王牌”——GSF基金退出套现过程中,发现的隐秘。这说明公司对资金的渴求,已不容许其再做其他考虑。
申银万国(hk00218)海外研究部分析师余文俊对本报记者表示,今年尚德至少得赚16亿美元,才能还清明年3月(将要到期)的债务,而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否则,尚德将因违约申请破产保护,继而清算并退市。
“诈骗案”撬开了尚德电力的财务漏洞,也使外界重新关注其资产状况,并为接下来的并购重组带来难度。在这一事件中,尚德声称“毫不知情”,GSF官方也向本报表示,“正待律师公函”。
欺诈说
尚德电力将承担一切由GSF基金引发的,向国开行融资所产生的风险。“尚德可能受到了欺诈,之前对此毫不知情,是经外聘顾问尽职调查后才知悉。公司已经采取了法律措施正在调查该事件。这5.6亿欧元债券给尚德造成的影响,还不好说,正在做评估,可能会因此推迟第二季度财报的发布,直至评估完成。”8月2日,尚德电力公司向本报回应,在多个司法管辖区采取了法律措施,以保全GSF资产。
GSF基金被称为施正荣手里的一张王牌。在2011年的财报上,为尚德贡献了高达2.5亿美元的利润,成为其财务窘境中的唯一增长点。尽管一位投资人向本报表示,“GSF作为基金,不应该将收益分时计入季报年报,这做法是有争议的,但很多分析师并不认可”。
据本报了解,在GSF基金中,尚德电力拥有80%的股份,尚德电力董事长施正荣本人持有10%股份,GSF资本公司拥有10%股份。当年,为了确保在意大利建成并网145兆瓦的光伏电站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尚德电力为项目融资提供了担保,获得了国开行的贷款。GSF公司相关方同时以5.6亿欧元的德国政府债券为尚德提供了反担保。按照惯例,电站的建设方只需要承担20%~30%的建设费用,其余都来自银行借款。
近期,饱受资金压力的尚德电力决心从这张王牌中退出套现,在进行撤资交易审查中,宣称发现了诈骗。7月30日,尚德电力公告,决定从环球太阳能基金(以下简称,GSF)的投资中退出,由于该基金的一项反担保可能存在瑕疵,尚德正在对此展开调查。
8月3日,受GSF基金反担保涉嫌欺诈的影响,尚德电力股票连日大跌,收盘在每股0.95美元,目前市值仅为1.71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尚德在中文公告里所称“可能存在瑕疵”,在英文公告里的表述为,GSF相关方为尚德提供5.6亿欧元的反担保“有可能是不存在的,尚德有可能成为受害者”。GSF是由尚德为主要投资人的基金,并委托管理公司(GSF Partner)全权管理,主要从事太阳能光伏电站开发、建设和运营的投资。
这意味着,尚德很可能受到了子公司合作伙伴的欺骗。总金额5.6亿欧元的担保债券很可能是子虚乌有,而尚德在承担GSF基金本应承担的风险。
争议10%
骗局还是阴谋?争议都是围绕持有另外10%股权的GSF资本所引发的,其最终答案,仍待尚德的自查报告中获得。
“如果担保债券真的是不存在的,那么一个疑问就是,这些担保每年每季是怎么通过德勤的审计?又如何通过银行审查?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担保债确实存在,那尚德的目的是什么?”一位同在美国上市的光伏企业人士表示,这件事只有两种可能,要么当年是个骗局,要么现在是个阴谋。
该人士倾向于后者。他告诉记者,GSF资本虽然只拥有该基金10%的股权,但这“并不是股权上的10%,而是具有特别管理意义的10%,对于基金未来的运作和方向具备决定影响”。
“这是违背常识,匪夷所思的事情。”他向本报表示,尚德以发公告的形式曝光该诈骗,说明事态已经发展到无法解决的地步。但是,其声明是有所保留的——即“外聘顾问尽职调查时发现”,并表明自己公司管理层无人参与。
“急需资金的尚德在撤资中,并未获得该GSF资本公司认同的良好估值,由此施压。”该人士如此解释。
“如果是阴谋,这丑闻是毁灭性的”,一位投行人士对此提出异议,尚德电力和施正荣本人是该基金的LP(Limited Partner,有限合伙人),是承诺出资和实际拥有者。而GSF资本是GP(General Partner普通合伙人)。“GP的话语权并不强大,此外,一般私募基金的GP只持有2%股权,而GSF资本公司出资10%,相当于一个出资人”。
另一位国泰君安的投行人士也对此表示,“从法律条文上来说,GP具有管理权应该具有话语权,但从商业实践上来看,GP必须顾及LP的分批投资和感情,实际话语权并不大”。言下之意,尚德应该不至于做出这样的事。
骗局还是阴谋,或是另外一种可能,仍有待尚德的自查报告中获得。但在本报采访中,几乎所有人都表示,“尚德和施正荣本人不可能不知情”,不知情就意味着失察,5.6亿欧元这么一大笔金额的担保资产不存在,对尚德的商誉和品牌的影响也不容小觑。
“即便如尚德所说确实是受骗了,最后的反担保骗局成立后,这笔5.6亿欧元的贷款担保很可能被计提,对尚德目前的财务窘境和品牌来说,更是雪上加霜。”申银万国海外研究部分析师余文俊对本报指出。
那么,尚德电力的资金究竟紧张到何种程度?余文俊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至明年3月份,尚德到期短债达15.75亿美元,可转债达5.11亿美元,共计20.86亿美元——这相当于尚德2011年营收的70%左右。而在今年第一季度,尚德的现金仅为4.74亿美元。
“也就是说,要还上明年3月份(将要到期)的债务,今年尚德至少要赚16亿美金,而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余文俊向本报表示,尽管今年的第二季报还未公布,但继续亏损是大概率事件,意味着,尚德电力已经连续五个季度亏损。
资金陷阱
该事件不可能如尚德所说,“不会影响到日常运作和银行间的关系”。因为,尚德电力售出GSF基金股份的计划,因这桩欺诈案而暂停。按计划,尚德电力是准备套现后偿还明年3月到期的5.41亿美金可转债。
7月30日,在电话会议中,尚德电力首席财务官戴维-金(David King)表示,准备从银行等合作伙伴那里借贷,并将可能发行国内债券,以作为偿还可转债的备选方案。
然而,本报从银行方面了解,尚德本身的财务漏洞和光伏业目前面临的窘境,使银行很难增加自身风险,为其贷款。不论是哪种可能,此事件都为尚德再获得贷款支持和寻求市场并购增加了难度,公司资产的实际状况和财务漏洞,成为合作伙伴关注的焦点。
更致命的是,来自美国和欧盟的双反,已经加剧了尚德电力的成本,今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尚德因双反而支付了占其总营收4.7%的“双反税”准备金,共计1920万美元;接下来三个季度这种情况仍会继续。
此外,尚德公司的太阳能电池产品价格更是一落千丈——今年第一季度市场价格较去年同期,跌幅达50%,约为0.96美元。在2011年度,尚德的亏损额高达10亿美元,为全行业之首。
在施正荣的经营过程中,有豪赌薄膜电池的惨败,亦有团队四散的尴尬。但GSF基金的成立,却被人至今称道施正荣的眼光。施正荣早在2008年,就看到近两年海外光伏电站的炙手可热,并考虑市场疲软下的退出机制,因而布局成立了GSF基金。
这被同行称作“非常聪明的办法”,此后,因在欧洲的开发力度很大,也很成功,并试图把这模式带到国内。施正荣当年在阐述设想时说,“要创造市场最直接的做法,就是收购电站工程公司,但由此就成为客户的竞争对手,如果做个基金投资者,就可以拿到更多电站,工程交给客户。”
事实证明,太阳能电厂是一项具有稳定且可以回收的长期投资,投资报酬率约10%至12%,同时也有利于公司加速市场拓展——GSF的投资项目建成后,被投资的公司还会从尚德电力购买相关光伏设备,从而成为尚德的客户。
由此,GSF基金被称作是尚德电力的一张王牌。
8月1日,美国投行Maxim Group公司将尚德电力的股票给予卖出评级,目标价从0.5美元下调至0美元。“尚德唯一的办法是破产重组,而它的股票分文不值。”该投行在报告中表示,尚德根本不可能再卖出更多的股份,谁还会买呢?而中国政府“或许将精心策划某种形式的收购”。“他们很可能只会从国家开发银行或其他贷款银行处得到过渡性贷款”,美国休斯敦Raymond James & Associates 的 分 析 师 Pavel Molchanov表示,在美国出售该公司更多的股份已经变得极为困难。
“很蹊跷的是,尚德在这个时间点公布受诈骗的消息,或许是在提前给地方政府以信号,为政府驰援赢得时间。”申银万国海外研究部分析师余文俊对本报记者表示,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尚德有可能支撑不到财务好转的那一天,明年3月,20多亿美元的债务到期,尚德账上没那么多现金归还,最坏的结局就是因违约申请破产保护,继而清算并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