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竞争加速 成本迅速降低

2013-01-09 11:40:33 太阳能发电网
       对日本太阳能相关企业而言,外国企业崛起的领域不仅限于电池板。现在,外国企业采用的低成本架台及简易施工法受到关注。   直至最近,百万瓦级太阳能设备的成本依然高于屋顶设置型产品。按理说,本来规模经济应该发挥作用,但实际上却相反。以往屋顶设置型为1千瓦60万日元时,百万瓦级太阳能超过了70万日元

    

  对日本太阳能相关企业而言,外国企业崛起的领域不仅限于电池板。现在,外国企业采用的低成本架台及简易施工法受到关注。

  直至最近,百万瓦级太阳能设备的成本依然高于屋顶设置型产品。按理说,本来规模经济应该发挥作用,但实际上却相反。以往屋顶设置型为1千瓦60万日元时,百万瓦级太阳能超过了70万日元。这是因为使用高价架台,基础也利用混凝土固定等,成本较高。

  近来,该领域开始出现革新性变化,这就是打桩施工法。有些企业只是在自制的DIY太阳能设备中打入笔直的桩,这一做法稍有危险,不过在正规的商业用途方面,主要是使用螺旋桩。与木工使用木螺钉替代普通钉子同样,拉伸强度可显著增大。

  这种螺旋桩是利用大型螺丝刀一样的装置拧入使用。如果使用照片中的简易电动式设备,打1个桩大约需要6分钟左右的时间,但如果安装在液压挖掘机前端,1分钟左右即可完成作业。这样施工便会比较简单,还可大幅降低成本。而且,如果采用该方法,弃耕地等将来重新用作耕地时,也能简单地进行清除,这也是其优点所在。

  笔者此前通过演讲和论文等推荐了这一施工法,之后有多个施工企业提出了意见:“虽然施工变得较为简单,但螺旋桩1个需要几万日元,并不实用。”调查之后发现,日本国产螺旋桩价格确实高得“超乎想象”。

  于是笔者便介绍了中国制造的产品,该产品仅需日本产品十几分之一的价格即可购得。ADVANCE公司正在经销,现已开始迅速普及。

  虽然品质方面可能不同,但“桩”就是“桩”。日本产品与中国产品的价格差在10倍以上,实在无法与之匹敌。希望日本企业能在这方面缩小差距。

  接下来是电源调节器

  日本产品与外国产品此前的主战场是电池板领域。如今已开始在上文提到的架台及施工法领域展开竞争。接下来就是功率调节器(电源调节器)领域。

  在该领域,日本企业也过于乐观,正在重复过去的失败。日本企业及经销商认为,“日本的质量标准非常高,因此外国产品做不到”,或者“外国企业无法进行维护,因此不会得到普及”等。并表示“日本产品在今后5年内是比较安全的”,但笔者认为,从2013年春季开始,外国产品将日渐增多。

  首先,外国企业正在追赶日本的品质水平。中国电源调节器企业购买日本产品,拆解开来进行研究,连1只螺钉都不放过,并在日本人技术人员的协助下,制造着同等品质的产品。而价格仅为日本产品的一半左右。

  日本不能指责中国企业的这种做法。因为这是日本自身自明治维新以来,一直对欧美企业所做的事。

  在维护方面,外国企业也开始通过设立日本法人及经销商进行应对。2013年春季起将正式涉足住宅用途及百万瓦级太阳能设施用途。

  日本人认为“日本的产品制造最为出色”。的确,拥有这种自信是非常重要的,但不能过度自信。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以及韩国企业都在沿袭日本企业过去的取胜模式,进军日本市场。而日本企业则像过去的美国企业一样,进入了对自身评价过高、过度轻视对手的失败模式。需要尽早擦亮眼睛,看清现实。

  瞄准2030年

  如前文所述,日本的太阳能发电需要尽快实现每年装机500万千瓦,从长期来看,需要每年装机1000万千瓦。德国连续3年每年装机700万千瓦以上,从这个角度考虑,日本每年装机500万~1000万千瓦也是有可能实现的。

  如果以这个速度发展下去,到2030年,累计装机容量最大将达到160吉瓦(GW),可满足2010年总需求(1万亿千瓦时)的16%左右。笔者此前一直认为或许能达到20%,不过从日本难以利用大面积土地的实情考虑,最近下调了目标。

  随着太阳能发电的普及,收购价格必然也需要分阶段下调。太阳能发电是一个全球市场。日本也应该比德国晚几年,在没有收购制度及补贴的情况下实现独立。

 



作者: 来源:日经能源网 责任编辑:凌月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