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3年起,我国光伏行业逐步回暖,企业的盈利情况也随之好转。然而行业内部还存在着产能短期内扎堆、产品质量管理不足、行业无序竞争等问题,加上外部环境并非一帆风顺,国际贸易争端一直对产业发展形成掣肘。企业开始认识到,只有制定行业规范,构建统一平台,业内理性竞争、抱团求发展
从2013年起,我国光伏行业逐步回暖,企业的盈利情况也随之好转。然而行业内部还存在着产能短期内扎堆、产品质量管理不足、行业无序竞争等问题,加上外部环境并非一帆风顺,国际贸易争端一直对产业发展形成掣肘。企业开始认识到,只有制定行业规范,构建统一平台,业内理性竞争、抱团求发展,才有更好的出路。
产能过剩了吗?
作为新能源之一的光伏发电目前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十分微小,然而光伏产能过剩已经成为光伏行业的核心问题。行业数据显示,2011年和2012年我国光伏行业持续亏损,2013年主要的光伏企业才实现扭亏转盈,企业经营状况有了较大的好转。今年,由于企业看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和盈利的机会,光伏产业开始出现多晶硅市场需求提高、电池组件产量继续增长、光伏市场持续扩大等现象,导致产能迅速增长。日前,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计,由于闲置产能的复产和新增产能投产,光伏产业今年可能将面临新一轮产能阶段性过剩局面。
对于光伏产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孟宪淦持肯定态度。孟宪淦表示,产能过剩仍然是当前光伏产业的基本问题、核心问题,尽管在光伏洗牌中大批企业被淘汰,但从第三方统计来看,产能仍然远大于需求是不争的事实。
当前传统的光伏市场主要是地面电站和屋顶电站。孟宪淦表示,短期内在中国大规模启动分布式屋顶发电的可能性不大,尤其对于家庭或个人。孟宪淦的理由是,城市居民的建筑以高楼大厦为主,家庭不享有屋顶;农村地区欠发达,高昂的昂装投入可能还不是很多人可以承受的。
针对产能过剩这个命题,汉能董事局主席李河君则发表了不同的见解。李河君认为,到2035年清洁能源将代替50%的一次能源,而当前中国光伏的总装机容量相对于这个目标仍然是杯水车薪。李河君所看重的光伏市场并非传统市场。他表示,太阳能远距离传送没有任何优势,其真正的前途是分布式。他更为看中商业屋顶的广阔前景,比如工业厂房、商场或购物中心等。
据了解,按照汉能的规划,未来几年屋顶电站(BAPV)和建筑一体化(BIPV)将占销售的一半以上,光伏应用产品(结合柔性电池技术)占30%~40%,地面电站大概为10%。
作者: 来源:国际商报
责任编辑: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