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能源生产体系,成为能源生产第一大国,不过能源生产的总体水平仍相对落后。推动化石能源安全、高效、清洁生产和转化是我国能源生产革命核心内容,还要加快能源结构从高碳向低碳、无碳转变
近日召开的全国“十三五”能源规划工作会议提出,要推进能源节约,大力优化能源结构,增强能源科技创
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能源生产体系,成为能源生产第一大国,不过能源生产的总体水平仍相对落后。推动化石能源安全、高效、清洁生产和转化是我国能源生产革命核心内容,还要加快能源结构从高碳向低碳、无碳转变
近日召开的全国“十三五”能源规划工作会议提出,要推进能源节约,大力优化能源结构,增强能源科技创新能力,推动能源消费革命、供给革命、技术革命和体制革命。外界认为,这是为了贯彻中央“积极推动能源供给革命,建立多元供应体系”的要求,将会为形成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体系带来重大政策支持。
经过几十年艰苦努力,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能源生产体系,成为能源生产第一大国,能源资源开发和生产整体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不过,还要看到,我国能源生产的总体水平仍相对落后。
一是能源资源开发效率低。我国人均拥有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7%、5.4%和7.5%,我国能源资源开发效率也总体偏低,如我国大型煤矿的资源回采率在50%左右,地方国有煤矿的回采率在30%左右,乡镇煤矿的资源回采率仅10%左右,在开采过程中造成巨大浪费。
二是能源开发造成巨大生态环境破坏。据统计,我国煤矿每年新增采空区超过4万公顷,70%的大型矿区是土地塌陷严重区,这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加剧了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三是能源安全生产问题依然突出。尽管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已明显提高,百万吨伤亡率下降到0.3左右,但与世界先进采煤国家相比,我国煤矿安全状况依然较差;我国电网抗击台风、冰冻雨雪和地震等自然灾害能力相对薄弱;石油天然气生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石油炼化行业安全事故频发。
四是能源生产体系协调性差。不同能源品种之间各行其是,能源系统整体效率低。各地各部门各企业基于自身的利益诉求,建设电源电网,导致我国电力发展缺乏科学性,存在无序、低效、经济性不高等问题。
作者:张有生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