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我国内蒙古西部、青海中部、西藏西南部是直接辐射资源最丰富地区,年辐照量在1800千瓦时/平方米以上,最适合太阳能热发电。西北部其他地区的直射资源也较丰富,年辐照量在1400千瓦时~1800千瓦时/平方米,也比较适合太阳能热发电。
虽然太阳能热发电有诸多优点,在我国电网中的装机和发电比例都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太阳能发电仍存在成本高和占地多的两大瓶颈。与以煤为发电主力的火电电价相比,太阳能热发电成本要高出得多,如果没有政策补贴,根本无法进入电网。
太阳能光热发电的基础材料的研发与制造,我们虽然与德国、美国、西班牙存在一定的距离,但集热、聚光的关键技术都已经取得突破,只要在精密度方面有所提高,我们完全赶得上这些国家,目前在中国已有几十家企业从事这方面的研发与制造。
光热产业历经30多年的发展,尽管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但是其主要应用还是局限于最低端的太阳能热水器应用。且大部分太阳能热水器都是以中小企业为主,准入门槛低,产品同质化严重,技术创新不强,主要市场集中在广袤的农村。因此整个行业也被称之为草根行业。至今仍无一家太阳能热水器企业成功上市。即便是兴起的太阳能光热发电、中高温技术利用至今也无一成功的案例。
今年以来,受制于宏观经济环境的不景气,消费市场购买力不足的原因,传统的太阳能零售市场陷入持续的低迷,即便有家电下乡政策的拉动,整个终端市场也是一派出货艰涩,萎靡不振的态势。
而工程市场尽管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增长势头和发展契机。未来五年内3600万套保障房的开工建设,可以让太阳能企业分享政策红包带来巨大的商机。然而事实却是部分企业在操作工程时经验不足,没有话语权,处在一种相对弱势的地位。更为重要的一点,和传统零售市场将售后服务交由代理商所不同的是,工程市场更需要厂家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去维护保养,解决消费者的后顾之忧。而服务缺失恰恰也是目前大部分太阳能企业的硬伤所在。
海外市场的发展虽然也增长较快,但在我国出口的太阳能热水器产品中大多是传统的真空管太阳能为主,且80以上是自由品牌。走的是以低价取胜的路线。
因此对于光热利用行业来说,如何做大做强,提升产业高度和形象,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发改委颁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将太阳能光热发电被放在新能源发展的首位等一系列政策利好的情况下,整个光热行业将不再局限于太阳热水器的发展,更多的则是要思考如何将光热发电产业化,将中高温利用广泛应用等更高层次的问题。
因此光热发电的短板就在储能,没有储能光热发电就不能连续作业,没有储能光热发电就不具备规模化效应。现在美国、西班牙储能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正在筹备18小时储能,基于这一点,光热发电的成本会有大幅度的下降,目标6美分已是成功在望。
我国有大量的光照条件好的荒漠地区,内蒙古、新疆、甘肃、青海、西藏、宁夏等,完全适合建设大型光热发电,不久的将来,大西北就是中国清洁能源的供应之地,不仅缓解传统石化能源的短缺、减少环境污染,同时对于西部开发更是一个科学、环保、高效的产业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