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走出“双反”困境需上下游合力

2012-11-12 12:12:19 太阳能发电网
光伏“双反”战,依旧在继续。   11月7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作出终裁,认定从中国进口的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实质性损害了美国相关产业,美国将对此类产品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双反”)关税。   8日,欧盟委员会正式发布公告,称已对从中国光伏企业进口

 

  光伏“双反”战,依旧在继续。
  11月7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作出终裁,认定从中国进口的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实质性损害了美国相关产业,美国将对此类产品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双反”)关税。
  8日,欧盟委员会正式发布公告,称已对从中国光伏企业进口的硅片、电池、组件启动反补贴调查。此前的9月,欧盟已经对中国光伏电池正式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欧盟紧随美国之后,对中国举起光伏“双反”大棒。
  早在今年7月,中国商务部发起对原产于美国和韩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反倾销调查和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进行反补贴调查。11月1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对原产于欧盟的太阳能级多晶硅进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
  “双反”之战可谓扑朔迷离。发起国说,“双反”是为了维护交易秩序的稳定和市场环境的公平,被“双反”国则认为,发起“双反”就是狭隘的贸易保护主义、贸易救济。
  在这一轮又一轮的“双反”拉锯战中,主动权一会儿在你手,一会儿在我手,又怎能辨清谁在针对谁?哪次是哪次的反制措施?
  或许这里没有公正方与不公正方,决定整个游戏脉络的应该还是整个全球光伏市场的前景与困忧。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林如海就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无论是欧美对我国光伏组件双反,还是我国对欧美多晶硅双反,都是在WTO规则下行动,无可厚非。所以,不存在反击不反击的问题。就涉案产品来说,提起双反一方,肯定是相对劣势,感到威胁了,请求帮助,被反一方肯定是相对强势。WTO给成员国规定了很多义务,同时,也赋予了大家权利,才会有这种‘双反’战的出现。”
  诚然,商场如战场,只有旗鼓相当的对手相遇,才会有争夺。所以“双反”战的出现从侧面证实在全球光伏市场上,中国的话语权与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在全球经济不景气、光伏市场疲软的情况下,中国光伏企业仍在“寒冬”中,“作为光伏产品供需的大国,中国关键还是要在光伏‘双反’拉锯战的缓冲期内,赶紧强壮自己。”林如海如是说。
  中国对美、韩、欧的“双反”多是在多晶硅领域,而美国、韩国、欧盟发起的“双反”,主要针对中国的光伏电池及其组件。弘亚世代光伏分析师张虹坦言:“在光伏领域,或许没有别的环节有‘双反’的可能。”
  一方面,多晶硅是光伏产业的基础材料,没有其作为基础,下游光伏发展的再快,也没有稳定的根基与广阔的发展前途。而另一方面,下游光伏市场提供产业发展的需求与动力,其作用也不容置疑。由此,打造完整的光伏产业链或许才是强大自身的必要选择。上游强,下游弱;抑或上游弱,下游强,都不是发展光伏产业的良好状态。
  而针对目前的中国光伏市场,上游的对多晶硅企业关键是苦练内功,发展循环经济、开展综合利用、节能减排,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敢于竞争。下游市场要持续的,有计划的扩大需求,不断完善终端市场。其它环节也要降成本,使得光伏发电真正具有经济价值。
  林如海说:“对政府来说,补贴企业,不如补贴市场。做大终端市场,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让企业自己在市场中汲取营养,产业才会健康发展,也不会授人以柄。”
  最近公布的 《能源 “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中国将建成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2100万千瓦以上,太阳能集热面积达到4亿平方米。
  正如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所说:“太阳能源是人类未来最有潜力,也最值得开发的能源。光伏市场前景广阔,中国也不例外。而产能过剩是光伏制造业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否定光伏产业的前景。目前产业的‘寒冬’是光伏行业的‘调整期’。”
  其实,在新能源的发展过程中,或许都会遭遇类似光伏产业的阵痛,也都需要上游下游一起努力去打造完善的产业链,这需要时间,不能急于求成。

 



作者: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责任编辑:郭燕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